2008/11/26 | 爬山植物二点五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0) | 阅读(30) | 发表于 12:48

               毒死人不偿命

    今早到校,看到老王还是很鲜活的,我的心里总算是安定下来,不过我也有点佩服老王馋嘴巴,还真以为自己是李时珍第N啊。昨天手痒刨出来的果然是假人参,呵呵,我们这里哪里会有什么参啊?我发图片到植物论坛,立刻就有人告知了植物的名称和性能。那玩意就叫商陆,是个外来物种,我真是郁闷啊,原来是和一枝黄花、水葫芦等品种一样的侵略者啊,也不想做什么标本了,垃圾桶里待着吧,该死的冒牌货。

    其实我想我应该知道它根本就不是参,为什么农民朋友也要叫它为参呢?呵呵。真正的采参,我是在《中国国家地理》里看过有篇幅介绍过长白山放山的相关内容文章。会看到蛇,要用红丝线拴住它,用鹿角拨土,等等。都是用性命换来的,实属珍贵。

   今天的巡山之旅我又兴奋的发现了一丛菌类,为了拍它们,我的红毛衣背上都被周围的树枝荆棘划脏了。书上说菌类实际上更应该归为动物而非植物。这玩意估摸99%以上有毒,照下来给朱老师欣赏欣赏,又发飚说自己发现了灵芝草。哈哈,你说这菌的外形干吗非长得和灵芝的雏形差不多呢?我是非常喜欢吃菌类的,我甚至怀念到了奶奶在世时我小时候她采来的食用菌类,用酱油熬成了面浇头,鲜啊鲜得来!还有村子里的谢阿婆,小时候分明看到过她采到了灵芝的啊,她用报纸包住了那菌,还请了老东北何老先生过来验的。只是再也记不起到底谢家阿婆采来的到底是真是假了。呵呵,可以断定,在老早以前,或者往近了说,三十年前,这小土丘里的确是存在“可食用”的菌类生物的。

    秋天的时候我采了黄花酢浆草制茶,也担心会被放倒。呵呵,我自是当不了程灵素,只是野了去了。

“是一种腐生菌,对照了书,不知是否属暗孔菌属的?江浙很多的。类似的菌有一个叫彩绒革盖菌的,挺好看。吃就别吃了吧,连真菌学家都不敢找野生的菌随便来吃。”——摘自植物论坛里高手对今天我拍的菌的回复,尤其是最末一句,呵呵,哈哈。。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