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9 | 爷爷一定有办法
类别(棒棒糖果盒子) | 评论(0) | 阅读(56) | 发表于 16:50

今天是新班的第一节课,有一位X小朋友迟到了,X爷爷送他进来,我带小X坐在了最后一张桌子上,我和老X说你先别着急,座位现在只是暂时的,一会我会了解了所有学生情况后作调整的。触霉头的事就这样突然发生了,因为最后的那张凳子工作人员正巧是横放的,老X就找我的茬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我没有反驳他,我跟他解释说这只是暂时的,点名后了解学生年龄高矮后我会作调整的,可老头就更嚣张了,有点训斥我的架势,我心里虽然很委屈,也很恼火,但我还是没有反驳他,我笑着说:“你说得对,你说得都对,你孙子是应该坐在第一才对。”我想我应该是有点冷笑的说此话的吧,至少我心里是冷笑的。

这样有趣无趣的家长总是存在的。等我把点名表交给前台工作人员时,他居然又想叫住我向提意见说培训中心应该把学员的名单张贴在门口而不是门上。很气势汹汹的样子,我还是忍住了,我想这个老汉估计今天心情不好,被自家的老太婆骂了吧来冲我个陌生人发泄情绪。我靠!要是我脱口而出“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不晓得他老会不会突然脑血栓哦!我回应了他一句:“如果我教得不好,你可以向我提意见也可直接向老板反映;如果你对培训中心的工作细节有意见,你可以向前台工作人员提或直接向老板反映。我现在要上课,没时间奉陪你。”

第一,关于座位的前后。家长们都有这样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想法:小孩一定要安排在离我最近的距离他们才是最满意的最安心的,觉得这样的近距离我才是最能悉心顾及小孩的,而小孩也是最能优效学到东西。

第二,椅子的位置。家长们都有这样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看法:椅子一定要面向黑板,一定要和黑板面对面,他们才是最满意最安心的,觉得这样的摆放才是最适合让小孩学习的。(对绘画来说,多角度多随意的座位我比较欣赏,况且主导作用的老师是个活体,难道我不会面向四面八方转动吗?我又不是只能与黑板同一方向讲课)

第三,我不会和年长者顶嘴,尽管我有理由反驳他,甚至可以狠狠的灭了他的威风。我从不惧怕一切欺凌与无理取闹。老头看起来比我爸老多了,孙子倒和我侄子差不多大。

第四,家长对孩子的爱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东西。尤其是爷爷对孙子那类的。

老头的无聊也没影响我的教学心情,小朋友是无辜的啊,我教习他们依然很快乐很尽心。不过我也可以推测一下,在我们乡野之地,老头竟然和我用普通话教训,呵呵,估摸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懂教育的知识分子吧,也许是个退休老教师?也许是个退休官僚?或者就是个曾经是领导的教师?曾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一教师,自以为自家的孩子天下无敌,但自家的孩子却没考上她所认为该考上的某校而大为光火迁怒辱骂责问于某校,有看不过她的民众不小心指出了她的心态。此老师就打了一排字:我好歹也是个领导,素质总是有的!大家阅后都轰然笑倒,呵呵。猜猜该老头估计也是个“有素质的教师领导”吧,不去考证。而且某些“退休老教师”姿态总喜欢摆得老高,呵呵,我每年教师节接待退休教师观察出来的。(此段纯属我很无聊,搞笑得想象一下,丰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

结局很搞笑,下课了,家长们和我一一交流,老头也在其中,家长们带着孩子满心欢喜一一离开,老头竟然向我道歉了。晕倒!他说他刚才因为孙子迟到心里很急所以那样子,对我很不好意思。呵呵,我没有因为他而影响我对其孙子的教学精力付出的减少或者漠视,我也算以德报怨,老天有眼,平反了。

第五,生活中总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人与你有缘分,有人与你没缘。但我都要与这些所有的人共处于这个生活中。我能做的,就是不会把他们当成我在意的,不列入我心灵要感受的,所以当我受伤害的时候我也就不会在意到他的素质。你对那根本不在意,也就无所谓伤害还是恩惠了。

最后,我也感于爷爷对孙子的爱,推荐一本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是本好书,可以一看。但是千万别做那种另一种意义与行为上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哦!

当爸爸妈妈都忙着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亲密依恋的往往就是爷爷。爷爷和孙子的感情总会被童书作家们所遗忘。这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是本书的作者发现了它。

其实,这个故事是来自古老的犹太故事,慈祥的犹太老爷爷,同时也是个贫穷的裁缝,总是能神奇的,变魔法似的用自己那块破毯子给孙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爷爷象征着古老的,取之不尽的智慧和深沉的爱。在这个关系的两方,一边是已近暮年,行将朽木,但是童心愈发强烈的爷爷,一边是天真漫烂,总有不同要求和玩耍念头的孩子。魔法般的情感依恋通过毯子这个载体体现的特别感人。

请看这一段:“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觉得它破旧了,想把他扔了,约瑟多着急啊,他赶紧说“爷爷一定有办法!”。是的,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信仰。在书中简洁的语言,温馨的构图后面,那张毯子所象征的,是看上去老旧、无用,但是内里炽热、感人的爱心。

儿童心理学家大多重视的是三口之家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却很少提到老年人的爱和影响对孩子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从特别角度释放出的爱,它包容着在垂暮之年对新生生命的欣喜,和老人尽其一生的智慧与经验。它并不比父母的爱逊色,并且同样重要。

1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