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9 | 奈何天
类别(棒棒糖果盒子) | 评论(0) | 阅读(12) | 发表于 10:53
上个月在5D看到一篇讲青春版牡丹亭的小文,题目大致是《老年版?青春版?》,作者写得很好。想这大好春光,倒是读赏《牡丹亭》的合适时令。也就用了三天的除上课外的空余时间,看完了7个多小小时的视频青春版牡丹亭。对青春版的资讯,我也是知晓一些。但总想听戏实在费听力和思量,但一旦认真赏听,果然妙不可言。还在校图书馆借了一本王思任点评的《牡丹亭》书册一读,以尽兴。

同样的时令同样的对学生讲苏州的地方艺术,又常常主次不分,复习题懒得讲,倒和学生讲了一节课的《青春版牡丹亭》。最高兴的是学生听这个比听复习劲头足多了。讲得入了迷了,就对学生说:“诺,诺,诺,诺,诺,,,,,老师苦也,,,,,,,你们什么全不晓得,苦也。。。。。。。。。。。”其实看罢青春版,我最大的妙不可言倒不在于大家一致认可的词曲唱腔扮相的美,而是里面好多表演和唱词都听来特别莞尔,有一种诙谐的韵味夹在其内,非常引人入胜。接下来就是闭目靠椅的觉得很抑郁,自己能体会到“闲人观伶伶观人”的心照不宣。

讲了太仓的娄东画派的四王和江南丝竹,讲了常熟的虞山画派和古琴,讲了昆山苏州的昆曲,独独想不到要讲自己家内有何宝贝,思来想去也实在凑不出来,没得讲,苦也。。。。。。。。。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