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8 | 诗的复兴——用最美的声音来拖举
类别(棒棒糖果盒子) | 评论(0) | 阅读(95) | 发表于 21:27

今天调节工作的背景音乐竟然开的是“诗歌朗诵”。朋友昨天推荐了《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朗诵会》。倒是在这个时候觉得做老师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学朗读与正音这门功课,听上去与高雅的朗诵有点距离,但因此而喜欢上听那样具有魔力的声音。教我们这门功课的一个盛老师朗诵示范《再别康桥》,我第一次听觉得汗毛都起来了,嘴巴动得太夸张了。但我喜欢上了这首诗,喜欢了徐志摹,喜欢了他的很多诗,像〈偶然〉、〈雪花的快乐〉都是随口就能背诵的。另一个朱爱莲老师一手好字,一副好声音,可她的牙齿和老徐是一样的,她在给我们示范朗读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羞涩的掩嘴,我现在想来还觉得朱老师的这个小动作真是诗意的美。我的普通话很普通,朗诵并不出色,但我却学会并喜欢上了很多诗,〈雨巷〉、〈致橡树〉、〈乡愁〉、〈断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大学里喜好自由,同学们都各怀多才,有两个男同学也极喜欢“声音”,他们常常听乔、丁的〈简爱〉并模仿。我和陈敏喜欢抄诗,我们会在落英缤纷的烈士陵园里大声朗诵〈一棵开花的树〉。“当你无视的走过,朋友啊,你身后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中秋晚会上,我们朗诵的是〈四月的纪念〉。然后,在夜晚的厕所里我们就会去找一本惠特曼的诗集,一本裴多菲的诗集。然后问对方“碰着你了吗?”

极喜欢听电台广播里的声音,喜欢听人朗诵。喜欢一则笑林的相声——模仿方明的声音等等。所以我也喜欢央视新闻频道的柴静,原因不是别的,只有一个,她是从做电台广播起步的。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每天晚饭边吃边听任志宏的《国宝档案》,任先生的声音实在是太舒服了太熟悉了。

下学期办公室要装修,所以我们几个都先整理起各自的东西。我收拾自己书架上的一些簿子,有两本还是大学时代的,翻开来看看,是一些手抄的诗,还有一张“中外著名爱情诗选”的稿子,有纪弦的〈你的名字〉等。珍宝一样的古玩噢,舍不得丢弃啊!

喜欢濮存昕的朗诵,喜欢肖雄的朗诵,喜欢薛飞的朗诵。诗与朗诵密不可分。

我家楼下的楼下,是三楼,男主人三十多岁,在人才市场工作,有一天我俩同时下楼,我忍不住问他:“你写诗吗?你是诗人!”他谦虚的笑笑:“个人爱好而已。”因为我上楼的时候常常定期看到他家的门上被EMS贴上诗歌的杂志和刊物。哇,原来诗人还活着,诗歌还活着,就在我的身边,仅仅隔个楼层而已。

喜欢诗歌的人大都喜欢深蓝色。

我还极喜欢林徽因的几首诗。〈别丢掉〉,〈时间〉等。

当我在麻木的工作的时候,突然发一下疯,放自己的耳朵去流浪,其实自己的内心还是柔软的,真的不愿意丢掉自己老早时候那份读诗的单纯,单纯的思虑!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