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天气:阴
跨出阳光大门,正巧碰到了W老师和D老师,简单寒暄,不知道伊二人有没有看出我一脸的郁闷来,我的心里还在想着刚才课堂上的事。
每节课的最后,都是我要给孩子们贴红苹果评价激励的时候。小朋友和家长们都能认同我对他们每节课的表现的恰当评价和口头鼓励,如果没有被贴红到苹果,尽管我知道他们心里也会很难过,但他们都会接受并表示下次要加油争取好好表现。今天小L朋友依然课堂行为表现很不好,绘画技能更是几乎还在原地没有前进(不肯动笔玩耍到结束)。我决定不再给他以鼓励为主的贴一个红苹果的形式来激励他,要让他有挫折感,要不然孩子会以为能被贴红苹果是很容易的事而不作很好的努力。
接下来就让我大出意外了。他开始号啕大哭,我先安抚并口头肯定他今天的表现并做鼓励要他下次加油。同时叫全体小朋友一起为他喊加油,别哭!没啥效果,他要的铁定是“红苹果”。
下课时间到了,家长们都进来欣赏孩子今天的作品,我一一和他们交流。小L朋友居然很火很暴力起来,他拍桌拍凳,然后是掀桌掀凳。他的父亲根本招架不住孩子的举动,任由孩子掀凳子发脾气。我很难想象一个5岁的孩童如此的耍脾气可以掀桌掀凳。
我一定要坚持自己,因为我是个老师。我绝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耍性子耍臭脾气就顺从了他依了他。孩子对被贴红苹果觉得是个光彩的荣誉,有荣誉感是好事,要面子人人都要,小孩也要,家长也要。但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绝不能给。因为他要的就只是“红苹果”的符号意义,而非“我要加油!我很棒”的激励意义。也许5岁的孩童当然还不会有这样深的想法,他不过就是要个“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