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17/esmile/
2008/06/09 | 总算有时间去泡图书馆了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0) | 阅读(10) | 发表于 20:39

今天真好。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就赴图书馆之约了,更妙的是图书馆已把免费空调开了。似乎好久没有去老地方老位置了,老地方老位置依然在等我。今天的干粮也不错,就是小粽子两个,酸奶一杯,是草莓味的哦,注意吸酸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轻嘴轻唇,要不然声音太响就影响别人了。大部分的时间看了《读者欣赏》这本杂志。我最喜欢开头的图衬托着一首诗的总和,有时候还会抄录下来,有时候就录一下诗题和作者以备读。我最喜欢临近末页一些些距离处的“绘本”。这两期都刊登了慕容引刀的绘本。太好了,刀刀漫画一直是我们的热爱。我想要是刀刀能到5D也来作作客该是多么激动人心啊。今天我最喜欢的一张是“小抹香鲸”的那张,我临了下来。对了,还看到了那个肥胖的蒙娜丽莎,我一直不知道作者是谁。第5期上介绍了很大很美丽的哥伦比亚画家费尔南多 .波特罗,原来作者就是他。下次给学生介绍蒙娜丽莎的时候就补上介绍波特罗了,这个火山堆前的肥胖蒙娜丽莎,我一看到她就想到朱老师,我决定用她的大头贴来做个替身给她看,我想朱胖子一定和我一样会很喜欢哦。看来肥胖不一定是件坏事情,至少在波特罗的笔下就特别可爱和美丽。(这是我对自己日益肥胖加剧的又一种托词。朱老师安慰我的名言是:永远比你胖29斤。还有一张画也挺惊喜的,是毕加索和星星星叉叉叉的自画像,我第一次见这张自画像,呵呵,激动。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发现天变凉快了些许,太好了,记忆中的秋天已然光临。

2008/06/07 | 端午佳节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21:52

昨日起菜场门口就有很多农家的老人在流动兜售艾草。我也随习俗买了一小扎置于门口。这习俗东西,说大了也许就是文化。但就鼻屎大的地方,习俗就有差异。比如我娘家吧,端午我们就不用艾草,而是到河塘里弄一坨菖蒲栽在盆里放在门口。女儿家嫁了人,也就入乡随俗了。当然我也可以把“文化”传播过去作交融,比如大年夜我们是要到香山上折松头插在放在灶上的饭篮里,还要把松头卷了红纸悬于门楣上。还有诸多差异,全都被我混搞搞中和了。主要原因是没有婆婆的指点了,故而在“文化”的传承上我的自由度就非常宽松,也就没有约束的很好的传播了“文化”。女人,是“文化”传播的火炬手。

今天,我在短短百字内用了好几个“文化”这一词汇,哈哈哈哈。我很有“文化”的哦,诗一首奉上,读:

渔家傲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008/06/07 | 无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0) | 阅读(15) | 发表于 21:19

    我在5D喜欢看一个人写字,她就是cuicui。cuicui的文中有一个栏目叫“接阿宝到黄金时代”,cuicui定是快要做妈妈了吧。我曾经沿着她去找了丰子恺的《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我一个人读着哭了。阿宝的称谓估摸在我们苏杭江南一带较为常用。我也是爸爸的阿宝。爸爸虽无丰子恺的文艺才情,但做爸爸的感情是同等的,对阿宝我也是一模一样的。我很爱爸爸,爸爸端午节生日快乐!

2008/05/05 | 句容行(三)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1) | 阅读(85) | 发表于 21:03

      

宝华山“走后门”

     明明知道有最便捷的路线进宝华山,罗老师和我偏偏给男人们指挥了一条歪路。过大卓经亭子,七拐八绕问了三个路人终于来到宝华山下。一路上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地:女子监狱、劳教所、空军驻地。森林应该才是一面女人最好的镜子,有什么瑜伽比这面镜子更美妙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望野眼”,可惜苦了赵先生,他也是第一次开这样的山路,也考验了一下他的车技,不敢分心看景啊。

   上到山顶,有一千年古刹隆昌寺,是“律宗第一名山”。我知道律宗祖师弘一大师。有农家小贩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后山上来的啊,从后山上来的都是有别墅的。”哦惑,原来我们歪打正着,走了个宝华山的“后门”,逃掉了门票和停车费。还被人误认作是大富翁,呵呵。

这里是和尚尼姑混住的哦,这戒律可真够自觉遵守的,不愧律宗名山。

最后一站去了汤山的阳山碑材。

2008/05/05 | 句容行(二)
类别(弄堂里剥毛豆) | 评论(0) | 阅读(93) | 发表于 20:24

                                                                                   我爱吃鸡

 这些鸡是“鹰派”。

这些鸡是“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