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我请一位许久没联系的城管朋友吃饭。顺道叫上了另一姐妹大家一起聚聚。点菜时小姐妹提醒:她现在吃素了,我们别点大荤大肉的哦!她看了要不高兴的哦!我有点友邦惊诧的那种,嘿嘿,许久没联系,竟然都是吃素的了!恩,也好啊,吃素,算便宜我勒,素菜便宜啊。
与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做居士的在我们这应该不算多吧。我终于明白她曾给我打电话约我去九华山的用意。我和另一位小姐妹可不是吃素的,我俩还是喜欢各类美食的,红尘多可爱啊,目前想渡化我,时辰未到吧。饭聊中我们就听听她的一些参佛功课,心得体会。对佛我等俗物还是相当敬畏的,平日里再随便,也不敢在谈佛前无端放肆、扯淡。
其实参佛念经,如我等自以为有慧根者不敢走那一步,我担心自己一入就什么都通透了。迷迷糊糊、醉生梦死多好啊。所以还是就目前这样挺好,尤其割舍不下的就是美食这一关。我还做不到和董小宛一样能做美食而自己却食清淡素食。新惠喜欢看林清玄的散文,我也喜欢看林清玄写的有关食物方面的散文。很多真正有智慧的作家大多都是很能写美食的,比如香港的李碧华、金庸。古人作家中就更多了,比如袁枚、李渔、东坡、曹雪琴等等。
那如若修佛做居士的话,植物美食一定很合适。
最近有些迷恋于做美食,尤其是做植物类的美食,所以也就找了一些书来读,都不是厨房秘籍类的书,不过是些散文随笔。如看到小宛自制各式花露,自然心生羡慕,短信央求大哥去给我找秋海棠。正巧阿罗也在线,谈及秋海棠,解释为海棠就是秋天开花的,故叫做秋海棠。成了两人笑料,自以为是的直白解释实在令人捧腹。又盼着时令仙花桂花快点开,可惜小区里的桂花还没开。还有菊花,一直是把菊花看成是脱俗的,但一见到节日街头里摆着的菊就怜惜它们,混入红尘啦~~~林清玄的散文里,出现了很多植物,有知晓的有不知晓的,比如姜花,一直不曾见过长什么样?前几年看榛生写的《姜花那么凉》一书,就很好奇